谈起方便面,国内消费者普遍知道两个来自台湾的品牌康师傅和统一,许多消费者也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在台湾统一的规模比康师傅大得多。然而得益于较早进入国内,康师傅一直引领大陆方便面市场,将统一远远甩在后面,一直无法实现超越。
2004年,统一在西南成都市场测试创新产品老坛酸菜面很是成功,销售渐入佳境,2008年热销全国市场,2010年达到巅峰,一度统一凭借老坛酸菜这一款面销售突破40亿元,雄冠国内。然而,随着竞争品牌的纷纷模仿跟进,尤其是康师傅老坛酸菜面增长快速,统一的老坛酸菜面销售开始滑落。为了保持增长,统一随即推出新产品卤肉面。
说到这,不得不指出,由于创新只是停留在产品层面,统一方便面错失绝佳巅峰康师傅的机会,推出新产品卤肉面又是在重蹈老坛酸菜面覆辙,一旦卤肉面测试成功,竞争对手就会迅速跟进,行业老大品牌康师傅更是可能摘得最大果实,如此这般循环往复下去,统一何时才能超越康师傅?遥遥无期,断无可能。

统一的机会在哪?
定位落地专家顾均辉给出答案:聚焦品类化。

创新产品老坛酸菜面的测试成功,表明产品具备生存和发展潜能,统一应聚焦资源在此发力,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差异化,这里的关键点是差异化要落在品牌上而非产品层面。因为只有品牌可以识别从而实现差异化,而产品本身是很难区隔并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复制。
据此,统一老坛酸菜面产品测试成功之后,应迅速将其品类化以应对竞争对手随之而来的模仿跟进,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 品牌名;
统一应对老坛酸菜面独立品牌运作,以最终实现该品牌代表老坛酸菜面。只有如此,才能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定义竞争对手的老坛酸菜面是仿制品、是赝品,从而确立自家老坛酸菜面的正宗性,更大程度地赢得消费者的选择。
2. 品类名;
此案例中品类名已清晰,可确定为老坛酸菜面。需要提醒的是,取一个独立的品类名非常重要,这是品类化不可缺少的一环。
3. 品牌定位;
一旦确定品牌和品类之后,要基于竞争寻找出自己的差异化即定位,如能清晰地勾画出品类利益点,则大有裨益。该案例中统一诉求老坛酸菜面的酸爽特性,以区别于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,是成功的并显而易见。
4. 战略配称
差异化明确之后,围绕定位应形成环环相扣的战略配称,以最大程度地跑赢竞争,涉及包装、市场、聚道、公关、广告、信任状、组织架构等等诸多方面,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。
此四点缺一不可,以此反观统一,有两点失误之处:一是没有给自己的创新产品老坛酸菜面一个独立的名字,此为最大遗憾;二是战略配称上还有提升空间。也正是如此,统一的创新产品老坛酸菜面才会如此轻易地被全行业竞争对手模仿,更可惜地是痛失颠覆老大康师傅的绝佳机会,令人扼腕。
当然,即便统一以上四点都能做到,随着竞争的加剧,统一还是需要不断重新定位以引领竞争,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