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内目前最高建筑——心大厦开业之际北京美晟房地产,位于上海中心37层的宝库艺术中心及上海观复博物馆和地下5层的第三方保管机构宝库1号率先揭开神秘面纱。
3月12日一早,逾万名上海民众将上海中心挤得水泄不通,北京ONE项目除了一睹上海观复博物馆与宝库1号的“芳容”,还迫切想知道一个答案,宝库1号究竟拥有怎样的魔力,能令众人为之仰望……
事实上,上海观复博物馆与宝库1号一亮相,就已“大显身手”——一举囊括三项世界纪录,一是位于上海中心地下25米深处的宝库1号拥有18698个保管箱,数量多;二是位于上海中心37楼宝库艺术中心的珐琅厅一整块景泰蓝珐琅地面,面积大;三是同样位于上海中心大厦37楼的“半亩园”中式庭院,位置高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宝库1号还成为美国UL安全试验所在美国境外首家认证的专业第三方保管机构,拥有超越普通银行金库标准的安防标准。
“宝库1号的面世,北京美晟房地产还有着另一层文化内涵,北京ONE项目那就是令上海曾经非常自豪的第三方保管文化,再度回归黄浦江畔。”宝库中国创始人兼CEO柳费国表示。1930年代,上海拥有当时全球最好的,北京美晟房地产最先进的第三方保管设施——汇丰银行,推动上海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城市;100年后,随着上海中心落成与宝库1号面世,第三方保管文化再度归来,再一次见证上海向世界金融中心迈进。
“100年前,第三方保管服务主要面向上海富裕阶层,今天的宝库1号,将会成为广大民众收藏珍贵物品的最理想之所。北京ONE项目”易居中国董事长兼宝库中国董事长周忻强调说。
构建世界先进的安防体系
相比上海中心的富丽堂皇,位于地下5层的宝库1号则显得格外神秘。
经过戒备森严的安检,穿越重达2吨、墙壁可耐1000摄氏度高温的主库门,宝库1号才会显露真容——整个宝库能容纳各种尺寸的保管箱近30000个,远远超过中国银行(601988,股吧)北京(楼盘)总部地下的1.8万个。
而且,它的安防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准—北京美晟房地产—在安检环节,配备有美国军用级别的人体扫描系统,为国内属于高安全等级;在安防环节,宝库1号在建设伊始,就与美国UL安全试验所开展密切合作,贯彻“物防、技防、人防”的全方位安全理念,运用先进的技术系统和人员管理系统,保证宝库空间的高度安全性与私密性。
正是远超银行规格的高度安全性,北京ONE项目令宝库1号刚刚面世,就迎来市场热烈追捧,开放预订才一周,3200余个保管箱已被抢先订购,而此次宝库1号首次推向市场的,仅仅是1万个保管箱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并不令人意外。北京美晟房地产通过宝库1号,广大民众能实现四大梦想——珍藏财富、传承拥有、守护私密、保障周全。
有人甚至给宝库1号算了一笔经济账:若按当前A型保管箱售价约6万元测算,租售其15年,折算下来平均一天的租赁费用仅为10多元,北京美晟房地产远比市中心住宅物业的物管费便宜。但是,宝库1号却用全球最先进的安全技术,守护着人们最珍贵的物件。
易居中国董事长周忻认为,这预示着一个新的市场需求正被激发出来,这也是上海为供给侧改革作出的贡献。
建筑+文化+金融全面融合的新生态
在业内人士看来,宝库1号的面世,北京ONE项目还是建筑+文化+金融融合的一次全新探索之旅。
首先,宝库1号之所以坐落在上海中心,是因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、国际金融中心之一,更能全面展现“库”文化的深厚金融底蕴。
事实上,中国的“库”文化源远流长,《康熙字典》指出:“库,舍也,物所在之舍也,故齐鲁谓库曰舍。”
无论是皇帝的兵器库、藏书库,还是大宅门家的藏宝库,“库”文化在中国,经历千年,承载并保存中华文明最精粹的遗产。而且,“库”文化与人类文明一脉相承,恒久守护人类最珍贵的记忆与财富。
随着金融业的发展,“库”文化与金融迅速紧密交织在一起。1813年,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严密安防的保管空间,正式宣告“库”文化的现代化载体,开始转变为保管箱,进而升级为专业的第三方保管机构,守护着众多金融机构与富豪群体最珍贵的“财富秘密”。
“现在陆家嘴(600663,股吧)地区25万白领,数千家金融机构,上海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,基础配套也在跟上,尤其是与金融紧密相连的库文化。”柳费国强调说,宝库1号作为整个陆家嘴区域的文化与金融的基础设施配套,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金融+建筑+文化相互融合的全新商业生态圈。
此前,上海市市领导在参观宝库时感叹:“宝库与上海观复博物馆使上海中心刚刚建成就有了文化的内容!”
周忻也指出,上海中心和宝库1号在软实力方面的创新突破,恰恰是浦东陆家嘴,乃至整个上海金融产业迅猛发展的真实写照之一。
“100年前,上海曾拥有先进的第三方保管文化,推动上海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繁华的金融之都,如今宝库1号面世,将再度见证上海在全球金融版图的重新崛起。”他直言。
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说,很多有名的城市、很多有名的国家,不是因为经济而出名,而是因为文化而出名。
有业内人士调侃说,或许有一天,当人们提起上海中心与上海金融产业迅速崛起,在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,就是那个守护自己珍贵物件的宝库1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