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媒体报道称,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,本科生期望薪资万元以上,将近一半的求职者期望薪资15K薪资,看到这样的报道后,很多网友调侃“不好意思,拖后腿了”“被平均”了。那么作为应届毕业生,多少薪资算合理呢?刚走出校园的你,有“底气”提出15K薪资的要求么?
“报读北大青鸟中关村之前,这样的想法我都不敢想,现如今学完后,我才发现,不仅敢想了,现在我也做到了。”作为18届的应届毕业生的李进兴奋地说道。
作为应届毕业生,李进即将毕业的时候,和身边的其他同学一样,对未来很迷茫,也跑了好多场招聘会,但都无果,投了大量的简历后,均石沉大海。后来也是经过同学推荐,了解到现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目前不仅薪资高,就业环境好,并且还是现在的热门行业,经过小两个月的纠结后,最终选择了北大青鸟中关村校区的软件开发。
据此,李进也给说出了自己选择的理由:“现在社会上有这方面课程的学校很多,我也是经过多方对比,从而做出选择的,学习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儿。校区再多再好,适合自己的最重要,百闻不如一见,找学校的过程中,一定要亲自过去试听,过去看,了解一下是否适合自己,包括学校的环境,老师们的教学方法等……”
临近年关,应届毕业生们通过多方奔跑于各大招聘会现场,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,无可厚非。先就业,再择业,也说明大学生就业更加务实。与其指责大学生频繁跳槽,不如寻找大学生跳槽的原因,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。
和父辈不同,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将毕业后的工作视作稳定的开始,求职更像是“尝试”。调查显示,62%的2017级应届毕业生认定自己需要“先就业,再择业”。六成以上“90后”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不满1年,其中,38%的人不到半年就会另谋高就。
就业期望值的合理定位,直接关系到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。如何在就业过程中将自身需求与市场对接,在预期与实际的差距中磨合,寻求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,方是大学毕业生能否达成就业期望的重中之重。高校应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,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,从学生入学时就树立为学生全程服务的思想,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建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,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,有针对性地做好分类指导,提升学生对市场、对自身的认知度,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。可以说,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价值,就是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,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,而不是在多元化选择中迷失自我。